《一个人的村庄》是本好书。作者刘亮程在一篇篇散文里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奇思妙想。他天马行空般的思绪带着我走进大漠孤村,去倾听一片云、一缕烟、一阵风的絮语,或是一头驴、一条狗、一只耗子,甚至一窝蚂蚁的生存之道,更有他本人一次又一次对生命的追问。
他的思路与语言都不落窠臼,也不假装高雅,他描写的那些土得掉渣的生活、劳动,都散发出一缕青草的香气,让我感受到自然的纯美、天然去雕饰的朴实,不可避免的人生孤独,并从中获得某些人生的哲理。
下面是我摘录的一些片段:
“狗却不会像人,年轻时咬出点名气,老了便可坐享其成。狗一老,再无人谋它脱毛的皮,更无人敢问津它多病的肉体。这时的狗很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世界已拿它没有办法,只好撒手,交给时间和命。”
“我是通驴性的人。而且我认为,一个人只有通了驴性,方能一通百通,更通晓人性。不妨站在驴一边想想人。再回过头站在人一边想想驴。两回事搁在一块想久了,就变成一回事。驴的事也成了人的事,人的事也成了驴的事。实际上生活的处境常把人畜搅得难分彼此。”
“所以卑微的人总要养些牲畜在身旁方能安心活下去。所以高贵的人从不养牲畜而饲一群卑微的人在脚下。”
“有些虫朝生暮死,有些仅有几个月或几天的短暂生命,几乎来不及干什么便匆匆离去。没时间盖房子,创造文化和艺术。没时间为自己和别人去着想。生命简洁到只剩下快乐。我们这些聪明的大生命却在漫长岁月中寻找痛苦和烦恼。一个听烦市嚣的人,躺在田野上听听虫鸣该是多么幸福。大地的音乐会永无休止。而有谁知道这些永恒之音中的每个音符是多么仓促和短暂。”
“人寂静下来的时候,就会听到远远近近许多事物的声音。他们组合在一起,成为大地的声音,天空的声音。一个人在荒野中,静静地倾听上一年、两年,就会听上瘾,再不愿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他明白了大地的合声并不缺少他这一声,却永远缺少他这样一个倾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