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侠生涯到此终结,本书是金老爷子的封笔之作,也是金老爷子最满意的作品。故事到了清朝,出现了热武器,武功绝招已经没有了多大的用处,俗话说得好,功夫再高也怕菜刀,估计这也是老爷子封笔的一个原因吧。
在没读鹿鼎记之前,跟同事聊过韦小宝,他说韦小宝只是会拍马屁,其他也没啥本事,当时就觉得这话很不对,因为一个人绝对不可能只凭拍马屁而身居高位的,更何况,拍马屁也是一种学问,对象更是康熙大帝,寻常的马屁绝对不起作用。
看完了本书啊,对韦小宝有了更深的理解,首先说一下他的拍马屁,拍马屁也是一种学问,如果读过这本书就会发现,韦小宝说话,都是站在对方的利益上说话的,说的都是对方想听的话,而不是全说真话,也不全是谎话。韦小宝撒谎有个窍门,书里也写了,就是十句话里夹杂一句假话,而这句假话偏偏还是关键所在。
韦小宝也很会当下属,充分顾及了上司的面子,不争功。记得有一回,韦小宝办成了一件大事,回来却说都是皇上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计策都是皇上教的,托了皇上的洪福。还有一处,康熙跟真太后相见后传韦小宝进去,第一次喊韦小宝不答应,第二次喊才答应,why?因为第一次不答应是在说,我离得远远的,听不到你们在说什么。呵呵,韦小宝确实真坏,不过也有忠臣的一面,崇祯女儿行刺康熙的时候,是韦小宝奋不顾身在康熙跟前挡了一剑,才救下康熙。想想看,在如今的公司里面,上司出了事情,有几个人愿意替领导挨刀?
韦小宝为人处世也值得我们学习,抄鳌拜家的时候,是贪污了一笔钱,另外还有不少人给他送礼,也有很大一笔钱。但他拥有了这些钱之后并没有独自占有,而是拿这些钱去送给别人,买个好评。单是如此也没什么,关键就在于,他对那几个将军的态度,那几个人我忘记叫什么名字了,就是在韦小宝出逃的时候,那几个将军都见到韦小宝却故意放走他的那几个,平时韦小宝出手就挺大方,对待下属也挺和气的,所以在危难的时候众人才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帮助他逃走
我们再说一下韦小宝的身份:清廷公爵,天地会香主,神龙教白龙使,身兼三重身份,名副其实的间谍之王,若不是后面天地会出了内奸,估计他的身份会一直保密。看到后半段,我才觉得到了这本书的巅峰,后半段主要是陈近南被杀,韦小宝娶七美,施琅破台湾,城下之盟,一直到最后的隐居。其中最精彩的片段就是康熙要韦小宝反了天地会,而天地会要韦小宝反清复明。夹在中间的韦小宝无法抉择,最终他选择了什么?是逃避!丢掉自己的公爵府,放弃自己的前程,跑到钓鱼岛去做一个渔翁。我们应该想一下,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小事情往往能看到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走在你前面的人的钱包掉了,你是告诉他呢还是不告诉他呢?
韦小宝有一句话说的真好,我对皇上是忠,对朋友是义,对家人是爱
还有一句话我认为是这本书最好的一句话,还是韦小宝说的,他说,我韦小宝虽然没什么良心,但还是有一点的啊。接上上面那句,这就是本书的可爱了。
对上司忠,对朋友义,对家人爱,虽然是有点不择手段了,也有点奸滑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韦小宝是个好人,而且他绝对不只是会拍马屁。就像他说的,对皇上忠,对朋友义,对家人爱,我们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