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是一本不太好读的小说。当初从女性励志书单里选中它,期待读到一位坚强勇敢的女性的故事,结果虽然邂逅了独立坚强的弗雷德丽卡,但故事太短,故事性不强,全书充斥着各种理论,有关政治、教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以及自然科学。可以说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在各个领域的博学知识,而没有在故事层面加以着重刻画。
本书有两条主线并行,最终交汇在一起。一条为叙述故事的主体,另一条为小说中人物裘徳写得另一本小说《乱言塔》。
1960年代英国的知识女性是什么样子的?作者笔下的弗雷德丽卡便可回答。她的人设虽然有些夸张成分,但我们还是能从中还原出部分真实境况。
一个女人的宿命再不是丈夫和孩子。
剑桥毕业的弗雷德丽卡因姐姐的死(或许还有其它原因)仓促嫁给了和自己完全不是一类人的丈夫奈杰儿。嫁给他的原因是“他能挑动她的身体”,简而言之是出于“性”。婚后弗雷德丽卡想拥有自己的事业,可奈杰儿不允许她离开布兰大宅,也不喜欢弗雷德丽卡与她的异性同学通信。从起初的争吵,到小规模的肢体暴力,再到最后,奈杰儿扔斧头砍伤了弗雷德丽卡,这一切让弗雷德丽卡决心逃离,并最终得偿所愿。
在朋友的帮助下,逃脱后的弗雷德丽卡找到两份工作,一份为塞缪尔•帕尔默艺术学院学生讲课,另一份是在晚间教成人课,都是关于文学方面的。
在夜晚教文学课时,弗雷德丽卡结识了帅气的约翰•奥托卡尔。两人互相吸引,开始交往,热恋,一起去北方。但其实,约翰一直以来有一个痛苦的秘密,他的双胞胎弟弟保罗患有精神障碍,总是想得到约翰拥有的东西,这次是拥有弗雷德丽卡。
保罗对弗雷德丽卡干出一件大事。他在弗雷德丽卡家门口的广场上,烧掉弗雷德丽卡那被垒成塔的书,也在这次事故中弄伤了自己。这件事之后,约翰消失了,淡出弗雷德丽卡的生活。
书中的另一条线。小说中的小说《乱言塔》。
书中的主人公考沃特带领众人逃离现实世界,来到乱言塔居住生活。并在这里,试图建立新秩序。使众人平等,不再有婚姻、家庭,孩子由社会共同养大。同时,考沃特推崇恢复人类本性,尤其是性欲。书中大量露骨的性爱描写。
除了性之外,书中还涉及露骨话题施虐与受虐。在“舌之剧场”里举办的宴会上,考沃特要求梅维斯女士鞭打他的屁股,打出一道道血印。而此时的考沃特“沉浸在快感和痛感交织的癫狂中”。真令人震惊,还有点催吐。
关于《乱言塔》的解读,作者自圆其说。本书深受傅立叶“充满爱的世界”与萨德“西林古堡”的影响,故事悲伤的结局是对性理想主义者的激烈嘲弄。我们应该宣导人们欲望应有约束。
书中有许多精辟言论,另类观点,不枉费我40多小时的阅读。感谢机缘,让我选中一本好书。每晚一小时的速度,犹如看电视剧,剧情画面成形脑中。
噢,对了,忘记介绍弗雷德丽卡与约翰的结局了。两人重逢在逆行的扶梯上,然后分开,然后出现在同一节车厢,影子同时出现在车窗上。
她对着玻璃窗说:“我已经学会了失去你。”
“我不会怀疑那一点。问题是,你是否能学会拥有我?”
“也许能。”
“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