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读完《傅雷家书》的这一瞬间,五味杂陈,有排江倒海之势。我在唏嘘中肃然起敬,早知道傅雷两口子的结局,刚开始也是抱着试着看看的心态,1954年到1966年给儿子傅聪的书信,傅雷谈做人教育艺术,妈妈家常琐事比较多,像我这种不懂音乐,不懂美术,艺术的人,涉及到艺术方面的确实读起来吃力,我不知道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美术,绘画更是一窍不通,钢琴从来没有摸过,但不妨碍我欣赏。我是爱音乐的,音乐能触及人的灵魂,当音乐响起那一刻,世界都能安静下来,我不懂谱子,但不影响我对音乐的热爱;也特别佩服懂美术,艺术的人,想象力极其丰富。当看了傅雷对傅聪的书信后,什么是“精英教育”,什么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谈资”?先做人,后艺术,思念是永远不变的话题,在这种话题下谆谆教导,从求学遇到的问题,为人处世,恋爱,婚姻在到后来的育儿,理财,艺术,哲学,文学,文化家书长则七千多字,短则寥寥数字,饱含了父母的舐犊之情。
如今网络便利,人们之间早已没有书信往来,进步的同时也是一种缺失,体会不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心情。之前看过一则笑话,说儿子给父亲写信只有三字“爸,钱,儿”,佩服语言简洁同时,又多了一点忧虑,我们是进步了呢还是退步了呢?天下没有父母不爱自己儿女的,只是为人父母后,当然是万分高兴的,如果把他看做一张考卷,难度之大时时让人乐极生悲,悲中自愈,愈中摸索……太严厉害怕适得其反,要么懦弱要么自卑,太宽松要么懒散,要么失“德”……如果当父母是一份工作的话,唯一不用参加任何考试学习就可以上任,都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态度,也只能看着是一种修行。今生遇他的缘分,也许就是看着他渐行渐远……
之前看到郭德纲给儿子的信中的几句话,我觉得说的特别好:……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连苦,无钱更苦。江湖险,人心更险。春冰薄,人情更薄。过去有句话:既落江湖内,便是薄命人……芸芸众生富贵贫寒,不是谁都可以傲视乾坤。其中有命有运,要知因果懂善恶,我儿且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文章天下事,得失寸心知”,不同的人看了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我只感觉,什么是留给孩子的唯一财产,那便是“爱”,才会传递,才会永恒。
赤子孤独了,才会创造一个世界。–傅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