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后退。那些被称之为过去的记忆伴随着模糊的童年,一并结束了。那是一段快乐与哀伤相互交织的童年记忆,喜欢的秀贞和妞儿被火车碾死了,视为朋友的大哥哥被警察抓走了,同亲人一般的宋妈回到乡下了,最亲爱的爸爸变成冰冷的墓碑长眠于地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英子也在送别的歌声中,一次次送别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童年在送别中渐行渐远,对世界的美好认知,也在一次次送别中渐渐掺杂了愤怒,悲伤,遗憾还有痛苦。
世界的模样,这些过程中一点点成型。一个孩子就长大了,终有一天,长大的人会像周围其他的人一样,用疯或者不疯,好人或者坏人,来区分这个世界,唯有心灵的童年会永远留存,在那些碎片的越来越模糊的童年记忆中,层有一个孩子,专心地学骆驼咀嚼草料,又用那双童真的眼睛,看见一个疯子的背后,有一个思念孩子的母亲;看见一个小贼的背后,有一个守护弟弟的哥哥;看见一个爱说闲话的佣人背后,有一个悲痛欲绝的伤心妇人。
在那个分不清疯与不疯,分不清海和天,分不清好人与坏人的年纪,一个孩子看见了长大的人们,怎么也看不清的东西。也许,只有童稚的眼光,才能真正看透这个世界。也只有在童年的记忆中,还保留着那些最真实的欢欣和惆怅。只是,现实的童年终将逝去,人们终究能轻易分辨出好坏与黑白,终能迅速地衡量值得或者不值得,与世界的周旋越来越精明,不再有耐心,为不相干的一切细细思量,这是必然的成长,而那片混沌的童年时光,渐渐沉淀在心灵深处,偶尔被翻看一次,也只剩物是人非的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