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谈静,谈动,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谈十字街头,谈多元宇宙,谈升学与选课,谈摆脱,谈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谈人生与我,无言之美,悼夏孟刚,谈学问,谈交友,谈休息,谈体育,文学与人生,写作练习,咬文嚼字……
先生可谓良师益友,字字句句流露出对青年人的殷切期望,谆谆教诲当谨记,方不负先生的良苦用心。
这个“朋友”,不可多得。
摘:
1.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2.你发愁时并不一定要著书,你就读几篇哀歌,听一幕悲剧,借酒浇愁,也可以大畅胸怀。从前我很疑惑何以剧情愈悲而读之愈觉其快意,近来才悟得这个泄与郁的道理。
3.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4.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进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
5.古今许多伟大人物常能在仓皇扰乱中雍容应付事变,丝毫不觉张皇,就因为能镇静。现代生活忙碌,而青年人又多浮躁。你站在这潮流里,自然也难免跟着旁人乱嚷。不过忙里偶然偷闲,闹中偶然觅静,于身于心,都有极大裨益。
6.臣门如市,臣心就决不能如水。
7.所以站在十字街头的人们,尤其是你我们青年,要时时戒备十字街头的危险,要时时回首瞻顾象牙之塔。
8.朋友,昔人临歧而哭,假如你看清你面前的险径,你会心寒胆裂哟!围着你的全是浮浅顽劣虚伪酷毒,你只有两种应付方法:你只有和它冲突,要不然,就和它妥洽。在现时这种状况之下,冲突就是烦恼,妥洽就是堕落。无论走哪一条路,结果都是悲剧。
9.我们要能于叫嚣扰攘中: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