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几天时间,终于看完了贾平凹先生的《秦腔》。读这本书又有了小时候那种无书可看的年代对文字的痴迷与狂热,经常是一气看下去看的眼睛都生涩发痛而不能罢休……很久以来读书都沒有这种感觉了,有许多书刚开始看的兴趣盎而后又觉得索然无味;还有的书看到一半便中道崩殂……我想可能跟自己心绪太杂芜有关,世事是这么的喧嚣,人心是这么的浮躁,有时候能碰到让你静下来读的书就很好!
贾先生的书一直是我所喜爱的,他描写的那些乡下的人乡下的事,于我是那么的熟悉,好像是我小时候故乡的某一个人某一件事,那么容易的就引起了我的共鸣,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也是一个乡下人罢!近些年,或许是年纪大了,总爱回忆儿时的事,儿时的人,也有一种提起笔来写一写冲动,可也仅仅止于冲动,因为我发现自己是一个太懒的人,可能才情不够也是一个方面,有许多人是做了不一定说,而我是说了不一定做。
先生在后记里面说他不知道这样的一本书,后人怎么评说?现在的人会看,而以后的人呢?乡下的人可能会看,而城里人呢?而我想说的是:人生不过一场梦,唯有文章传千古。先生的担心多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