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美国民权运动风雷激荡之际,风华正茂的鲍勃迪伦那伴着吉他声浅吟的一个个疑问,仿佛一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心,也随之开启了一个属于鲍勃迪伦的时代。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男人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大海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在沙丘安眠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能被永远禁止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荡
——鲍勃·迪伦《Blowing in the wind》
每当重大事件发生,人们总会期待:鲍勃迪伦会唱什么。
多年以后,当新冠肺炎疫情的世界性蔓延,全世界都在呼唤着“命运共同体”的时期,年近耄耋的鲍勃迪伦再一次出现了。
前不久,鲍勃·迪伦毫无预兆地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新歌《Murder Most Foul》,名称取材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语句:“最卑鄙的谋杀”。在这首长达17分钟的新歌里,他用长篇歌词叙述了1960年代的流行文化事件和反文化运动。
伴随着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鲍勃·迪伦更像是在念一首意识流般的散文诗。有评论认为,这首非比寻常的史诗级歌曲,意在安抚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世界各国人民,无论世界多么悲伤,我们都该紧紧抱在一起。
对于鲍勃·迪伦来说,音乐教会了他描述这个世界的语言,而文学则让他看懂这个世界。在漫长的时光轮回里,这位新时代的游吟诗人,始终用韵律和文字向世人讲述生命的美与真实。
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在鲍勃·迪伦的一生中,扮演了很多种角色:他是伍迪•格思里的精神传人,是广为人知的民谣歌手,是著名的摇滚明星,也是孤独的吟游诗人……但是,有一种角色始终代表着他自己:一个自由的人,一个幽默与颠覆的支持者。
鲍勃迪伦在高中的时候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毕业后在读大学期间,对民谣产生兴趣,开始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子演出,并首度以鲍勃·迪伦作艺名。
1961年,鲍勃迪伦到达纽约的民谣大本营“格林尼治”,寻求自己的音乐之路。两年后,一曲《在风中飘荡》横空出世,在当时美国民权运动风雷激荡之际引起了一场风暴,《在风中飘荡》和他的另一首抗议歌曲《大雨将至》成为参加民权和反战运动的白人学生的圣歌,对当时青年人的心灵起了巨大的震撼作用,因而促使六十年代美国青年的大觉醒。
他也因此被称为新民歌的代表和激进分子的领袖而备受推崇。然而,他仿佛天生对标签式的荣誉异常反感。对于鲍勃迪伦来说,他无意参与复杂的社会运动,拒绝被盛名所累,在察觉到自己音乐的自由之路被阻碍时,他选择了“逃离”。
“1965年鲍勃迪伦受邀领衔出演的新港民谣节,出人意料地从一个民谣歌手华丽变身摇滚明星。他换下了皱巴巴的牛仔裤和工装服,披着时髦的黑色皮夹克,架在鼻梁上的太阳镜闪着邪魅的光,脚蹬’披头士’式的尖头皮鞋,带着一支完全电声化的乐队,用最沙哑的嗓音,唱起那种在很多人看来意味着堕落与谎言的电子噪音。”
他的转变使得他的大批民谣歌迷咒骂他是“犹大”,但他坚持拥抱了新的时代,并继续用歌声敲击时代的软肋。他创立了全新的民谣摇滚风格,在提高了歌词的内涵和品味同时,也改变了摇滚乐原来那种低俗的趣味。
when you got nothing, you got nothing to lose
当你一无所有,失无所失的时候
You’re invisible now, you got no secrets to conceal
现在你已形同透明,再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How does it feel, how does it feel?
这种感觉如何,感觉怎样?
To be on your own, with no direction home
孤苦无依,找不到家的方向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
就像一个路人甲,就像一块孤零零的石头
——鲍勃·迪伦《like a rolling stone》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鲍勃·迪伦出过40张专辑、写过超过400首歌曲。沿着反叛独立、民权运动、嬉皮士、垮掉的一代、亚文化这些标签,他的创作史几乎是美国若干代人的精神成长史,也造就了他无与伦比的人生轨迹。
答案在风中飘荡
鲍勃·迪伦的人生,跌宕起伏,异彩纷呈,但他走的每一步,都是自由的选择,不为名声所累,也不为舆论裹挟。也因为他这样的经历,让几代年轻人记得他,崇拜他,也爱上他的音乐。
《圣经》上说:你们要做世上的盐,你们要做世上的光。鲍勃迪伦和那些勇敢追求自由,自由得像碧海青天一样鲜明的人,他们就是世界上的盐和光,让我们即便远远的观望一眼也能得到自由之光的观照,然后从最细小的决定开始,追逐属于自己的自由。
2016年10月13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文学院将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音乐人鲍勃·迪伦。“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他在美国的歌曲传统内创造了新的诗性表达”,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出的颁奖理由。
回顾上世纪风起云涌的六零年代,鲍勃·迪伦的音乐的确在客观上成为那个激荡年代的时代之声,如他最广为人知的那首《答案在风中飘》,几乎成为抗争、反战的代名词。可是,很多人都理解错了。这不是因为大家需要这首歌,所以鲍勃写了,而是因为鲍勃想要写。
那仅仅是因为鲍勃·迪伦根据自己的立场、观点而进行的创作。但是这刚好符合当时反战思潮,左派运动的发展高峰而已。所以他被推了出来,被当作抗议者的代表。
而鲍勃·迪伦呢?他非常清楚他要的是什么,他不是一个愤世嫉俗的反叛者,或者说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愤世嫉俗的反叛者,他,根本不屑于当一个文化符号。
他曾说过:“荣誉,每个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得到它,但没有人思考过得到它到底意味着什么。比如说,你路过一家小酒吧或者小旅店,你透过窗子看到人们来来往往,兴高采烈地吃着聊着。你在窗外看到的他们是如此真切,真实到吸引着你进去看看,可是一旦你跨入了那间屋子,一切都结束了。你再看到的世界,都是那么不真实”。
鲍勃迪伦之所以能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不是因为他成为了下一个谁,而是在于他做好了自己。
他让音乐真正变成表达人生观和态度的一个工具。正如歌中所言,所有的问题都是:“答案在风中飘荡。”也许,少年时追寻巨星的脚步,在最激荡的年代用音乐表达自己对世界的关切,在成熟过后以音乐为载体向内心寻找答案,这就是他自己找到的答案。
一代人终将老去 但总有人正年轻
20多岁的年纪,当大部分年轻人还在思索怎么样才能与众不同的时候,鲍勃迪伦已经带着那顶破锣沿街叫嚷,唱着那些许多年来无数人唱过的歌。起初追求的理想和自由,在很多年以后,仍然没有卸去年少时的光环。
明天我将启程,其实今天就可以出发
无论何时动身,都不会改变行程
那时的我,一定不会对你说
自己也曾经,风雨兼程过
——《鲍勃·迪伦:诗人之歌》
早已年过古稀的鲍勃·迪伦,在人们脑海中的形象永远是一个背着吉他,架着口琴,操着沙哑的嗓音、顶着忧郁的表情咿咿呀呀唱着他那些深邃而摄人心魄的歌曲。
像这样的沉淀,归功于岁月也要归功于他自己。如今,即便和他一起成长的人已然老去,而他还在坚持对音乐诗歌的吟唱。
致Forever Young的Bob Dy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