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子》大概是我看的第一本,由正统作家写的同性恋小说,让人觉得现实却也温暖。第一次听说同性恋是在大一,和舍友的聊天过程中听说,然后刚好当时喜欢的歌手亚当兰伯特就是,所以有了一点点的了解。
渐渐的,看了一些同性题材的电影,以及几本网络耽美小说。有了些许的片面认识,原来他并不是“正常”的存在,不是我定义里那种别人喜欢或不喜欢的问题,而是被他人接受不接受的问题。
当看到孽子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在想该是一个多么不羁的男孩子,被称为“孽子”。看了简介:【白先勇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孽子》,以同性恋为题材,全书共分为四章,依次是“放逐”、“在我们的王国里”、“安乐乡”、“那些青春鸟的行旅”,描写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在台北的一群为家庭所弃、为社会所遗的“孽子”。白先勇题记:“写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独自彷徨街头,无所依归的孩子们。”其中父子冲突的主题,亦令人印象深刻。】当下觉得很想看一看。
刚开始不是很喜欢,觉得混乱,甚至有点糟糕,糟糕的故事线,糟糕的角色,糟糕的故事情节,有点想弃书。可是突然那个“阿凤与龙子”的故事让我想更多了解一点点。当我一点点深入了解他们的时候,突然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他们的灵与肉,性与爱,罪与善,洒脱与枷锁,无奈与挣扎,救赎与堕落,所有的都通通扎在我的心里,他们的苦像是流进了我的心里,豁然明白那些一个个人和一段段情感。
我非常认同马尔桑认对这本书的评价,:认为《孽子》与这些名著一样,它唤醒我们的自我那最原始的深邃之处,因为阅读在此已不再是“消遣”,而是以一种强烈的光照亮我们心底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