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的智慧的确是人生的智慧,本书的内容很多都能让我联想到自身或身边的人和事。
一个人在生前就能够享受延绵后世的声望,那么大多也是在他高龄之后。对于哲学家来说却是寥寥无几,因为人们都倾向于读一些娱乐消遣,或是在物质上有所帮助的作品。
创作给人以教益的作品,即哲学性的著作是不容易获取声望的,所以叔本华成名同样也是非常晚。他在去世前几年才获得了声望,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默默无闻,包括在创作《人生的智慧》时。
在1851年63岁的时候,他完成了最后一部巨著《附录和补遗》。在经历各种失望、周折和耽误后,叔本华的密友弗劳恩斯塔德终于说服柏林一家出版社刊印了这部巨著,印数也比较少。叔本华在之前也曾出版过一些作品,但可以说是没有引起什么回应。
不过正如书中所言,“一般来说,声望来得越晚,持续的时间就越久,因此任何优秀的作品,其成熟的过程都是缓慢的。这些都是因为,一个人越属于他的后世,也就越属于整个人类,同时他就越不能被自己的时代所了解,因为他的贡献对象不仅是他所处的时代,更是他之后的时代。” 由此看来,纵然书中仍没有完全跳脱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但也的确满溢丰富的人生智慧,值得每个人慢慢的阅读。
人本身的精神能力,的确比其他身外之物要重要的多,这是你最后回首人生时最富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