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住的地方,离鲁迅在上海住的大陆新村不过500米。小时候,我没事就会去鲁迅的房间看看,早年那里还要收费,我总是省下吃刨冰的钱去鲁迅住的卧室,看看老旧的藤椅,许广平帮他结的毛衣。然后离开再往山阴路走个200米,在内山书店坐上个把小时,选上两本书,然后再从甜爱路折回到鲁迅公园,坐在鲁迅墓那里的紫藤围廊上看上一会书,那里冬暖夏凉,常常当年周末的下午,我就是这么过的。
鲁迅对我的影响很大,以至于很长时间我总是在模仿他,然鹅我天生愚笨,实在没法学到他的精髓,现在想来我常常把他的深刻理解成了尖刻,把他的洞察力理解成了逆反。整个中学时代,我的人生观一直在儒家思想、鲁迅的新文化思想和当时刚刚兴起的港台文艺思想之间切换,很精分。
当然到现在我的人生观早已成型了,我也不再迷恋鲁迅了。思想,特别是涉及政治观的思想,在中国一直是个很可悲的事物,鲁迅的成就很大程度和他存在的民国时期的思想开放有关,因为民国政局混乱,所以思想开放,所谓乱世出真知。
放鲁迅到现在,那肯定是没有鲁迅了。集权社会,所有的才华都有展示的舞台,而唯独思想不行。鲁迅若有表演的天赋,完全可以成为周迅,若有经商的头脑,完全可以成为腾讯,甚至若是他的声线很好,他也可以成为陈奕迅,总之,除了鲁迅之外,他要成为啥迅都行。
思想是个很娇嫩的花,需要极为自由的土壤才有可能开出各种风情的颜色。
好吧,说多了以现在的科技能力,很容易被封号了。总之,科技的发展让我们有了摒弃独立异见思想的可能做一只快乐的蛆虫,既然能够快乐,又何妨成为蛆虫?
当然,在内心深处,我永远敬佩那些执着放弃快乐的生活而不愿成为思想的蛆虫的人,世界由他们改变,他们是真正的伟人。
每天读书一小时,成为有知无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