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村里最热闹的时候就是在大队部的戏台唱戏。大队部是村里的中心和重心,院子里除了一圈办公的平房外就是中间坐东朝西的戏台了。电影在那时是新奇的,有专门的人跑村转户隔个个把月才有机会放映一会。唱戏是过年过节的重头戏。老人大人们总在忙碌一天的地里活后洗涮干净搬上小板凳早早到大队部去占个好地方。小时候听戏什么也听不清听不懂,兴趣来自小女孩对女演员的华丽的扮相和服装的向往。戏名和故事都是听大人们说来的。好像有秦香莲、包拯断案、杀狗记等等。晋南流行的有眉户和秦腔,与我却是分辨不来的。大人们通过说戏,让孩子从小知道负心的陈世美、大青天包拯,贤惠有德的大媳妇,建立了最初的善恶观。后来长大了听流行歌,看电视剧了,对戏曲就很反感。吱吱呀呀,唧唧呜呜,讲一些封建迷信、苦大仇深的痴男怨女。社会主义红旗下哪有这样的事吗? 这本《中国戏剧史》让我重新认识了戏剧。戏剧的雏形来及祭祀来自宗教来自政治,从唐开始兴盛于宋元,在近代又得到大的发展。本书详尽介绍了中国喜剧的由来和发展,也有与世界艺术的对比链接,可谓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展示了中国戏剧的魅力。大部分都在介绍昆曲的发展过程,对于其他剧种只是提笔带过,让人总觉得缺少些什么。第一次看关于戏剧的书,大开眼界,继续世界戏剧史看看。
重新品读中国戏剧《中国戏剧史》
作者:zxw 发布时间:2021/12/3 8:31:25 浏览量:32
注:您的支持将使我们做得更好。
使用浏览器扫码付款打赏。
使用浏览器扫码付款打赏。
注:将此网页的网址复制、粘贴到QQ空间、腾讯朋友圈、新浪博客、百度贴吧等社交平台,可以分享这篇文章,也可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分享文章,若浏览器无分享功能,可更换浏览器。可通过“百度一下”了解如何使用浏览器分享文章。
看了文章后,是否觉得有需要购买的商品啊?在下面的商品搜索输入框中输入需要购买的商品的关键词,然后点击“搜索”按钮,即可搜索到您想购买的商品哦!
聊天室23059评论消息
评论消息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