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在社交媒体的讨论中很常见到“厌女”这个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厌女》这本书呢?《厌女》不是一部纯理论性著作,而是运用女性主义理论针对日本当代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实践性分析。《厌女》处理了广泛的日本题材,其中既有文学性的,比如谈到小说家吉行淳之介、永井荷风、林真理子等,更多的则是社会性的。上野千鹤子谈到的许多现象,尤其是家庭的、婚姻的,在中国也有很类似的情况。知性的读者会从这些论述中获得强烈共鸣并得到理论上的指引。
读完本书,就能明白父权制资本主义对应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与其他流派的女权主义不同,作者上野千鹤子就是在强调女性所受到的剥削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父权制的剥削,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的剥削。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在市场经济内部中剩余价值理论的剥削;父权制的剥削是私人家庭的剥削,是以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节为基础的心理统治和压迫,具体为男性主导家庭下女性无偿承担的家务劳动和生育照顾幼儿的再生产劳动。上野支持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二元论,即女性即存在物质的剥削又存在性的剥削,且双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不难理解,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同工不同酬,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那同样的工作同样的成果同样的劳动力为什么薪酬是不一样的,就是受到父权制影响的资本主义对女性的剥削。而父权制所存在的家庭,除了性的剥削,还有对家务劳动和再生产劳动的无偿占有,存在物质的基础。所以上野千鹤子是一位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她认为,女性需要同当前存在的两种制度斗争,同性剥削和劳动剥削进行斗争。
如同马克思发现了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被资本家美化成预付资本投入的阴谋,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发现了家务劳动作为爱的体现,无偿被父权制度剥削的阴谋。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看来,商品的价值是内在抽象的,不能自己表现出其价值,必须通过与另一种商品的交换,才能够体现其价值,而家务劳动没有交换价值,只有使用价值,不是为了交换,就不能成为商品。但家务劳动确实是劳动,进行家务劳动的女性与在市场上出卖劳动力的工人是一样的,女性进行家务劳动,出卖劳动力,实现了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让渡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这与市场上普通商品一样,普通商品有偿,但女性的家务劳动确是无偿的。马克思主义的商品没有包括家务劳动,未被市场化,并不表示家务劳动就是无偿的。现如今兴起的家政行业,其收入产出都被计入了GDP测算,为什么对女性的家务劳动仍旧视而不见?马克思主义是有其历史性的,是需要随着社会发展,随着市场的发展进行更新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就揭示了家务这种在家庭内部无收入的工作,是被无偿剥削的劳动,剥削者就是父权制下的统治者,年长男性和丈夫。
在无常和献身的旗号下,给爱和母性赋予象征性的价值并将其推向神坛,实际上是长期以来榨取女性劳动的意识形态机制,“爱”其实就是女性为了调动自己的能量,将丈夫的目的当做自己的目的的一种机制。“母性”是女性为了极力克制自我需求,通过引发自我献身和牺牲精神,将孩子的成长看做自己的幸福的一种机制,女性只要赋予“爱”的无上价值,他们付出的劳动就很容易被“家人的理解”、“丈夫的慰劳”等说辞回报。
女性除了家务劳动,存在的第二种剥削就是女性作为再生产者,却被男性占有了劳动成果——孩子。女权主义创新性的提出了父权制下再生产与生产的分离,能够更清楚的看到女性被剥削的现象。女性在怀孕、生育以及教育孩子中花费了大量的劳动,但是孩子却不属于她,这就是就是父权制剥削。女性作为生产者,没有被置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却被归于父权制,很大原因就是她们同时还是再生产者。上野指出,生产劳动与再生产劳动是不可兼得的关系(原因在于社会将再生产的被按照性别分配给女性、现代社会的再生产需要大量金钱精力的投入,再生产与社会地位无关),女性成为再生产者之后,需要付出的太多,从而当她成为生产者进入市场经济中,就会受到歧视。父权制家庭里,孩子和女性都是同一阶级,受年长男性剥削,孩子进入社会,灌输的思想仍旧是父权的,压低女性地位的思想。且女性在再生产中,付出的比男性更多,女性全职进行孩子生育教育时,她付出的实物费用就已经很高了,而男性付出的货币费用仅仅用于照顾孩子,并没有对女性的实物费用进行补偿,而且家庭周期与工资曲线上升是完全不一样的,女性在全职养育孩子时候,是最需要货币费用的时候,男性外出工资却很低;当孩子已经进入社会时候,男性的工资才达到最高,所以家庭男性付出的货币费用并不如女性付出的实物费用用货币衡量的多,但女性却只有爱和母性的补偿,其他都是无私奉献。
不仅如此,上野还指出,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洗脑还体现在对母亲地位的强调,母亲教育母亲陪伴对孩子的重要性的强调就是为了让女性回归家庭,照顾孩子,为什么同样是血缘关系的父亲,却从未强调父爱的不可或缺、强调父亲的陪伴呢?
性差是后天形成的,倘若没有家庭责任,女性可以像男性一样工作。女性为什么被剥削,为什么会成为二流生产力,这本书会给你答案。本书理论性很强,但是耐心看完(前面理论看了两遍),结合政治经济学的书,我觉得是能够理解的。书的受众人群一定不仅是女权主义者,更应该是每个女性,因为受到压迫的是父权制下的每个女性,没有女性能够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