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又说:“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它表明,中医的重点在防病,而不是治病。中医认为,人生病的原因不在于他发病之时,没有发病的时候病根已经存在了,所以应当在人没有生病的时候下功夫。这与中医治病要治本的思想是一致的。
中医在治病和防病二者之间,以防病为主。防病于未然,最好是不生病或少生病,如果等到生病再寻求治疗那就落到下等了。中医有发达的预防医学,这也是中医不同于西医的重要特色之一。
中医说:“养之不素则病生。”这个“素”,是人生命的根本,也就是人生命的平衡态。中医是奉行中道的医学,和谐是它防病治病所奉行的至高原则。
中医预防医学首先强调人体在能量摄入上的平衡。没有能量,人的生命将无法维持。但中医并不鼓励过分地摄取能量,中医提出“饮食有节”的思想,强调适度地获取能量。因为能量的过剩,不仅不能给身体带来好处,身体内还需要分解出另外一种力量来消化这些因素,过分的能量摄取反而成了身体的负担。
在今天,当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常常成为各种食物和营养滋补品的牺牲品,摄人大量的营养破坏了身体的应有平衡。我们在不少孩子的性早熟现象中就可看出它的弊端。中医的观点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中医还强调能量消耗的适度。对此,中医提出“不妄作劳”的观点——不要有过分的劳累。中医重视“固本培元”,注意身体内部根基的培植。人生病往往与对自身能量无节制的消耗有关,入不敷出,最终破坏了内在平衡,形成病征。
中医认为防病的关键还在于人与自然的平衡。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人的生命来自自然界,自然界的变化对人的身体会产生影响。中医主张人要注意契合自然的节奏,实现人与外在世界的和谐。对此,中医提出“起居有常”的思想——人的活动要适应自然的规律。如春天气温上升,人的身体也渐渐形成外张的态势,气血由内部浮向体表,皮肤松弛,汗腺舒张,容易产生湿症,必须防湿;夏天天气燥热,此时人容易急躁不安,要有所抑制;秋天是收缩的季节,人的气血由外部而潜向内里,皮肤紧缩,汗腺收紧,这时要注意水的补充,食物要清淡;冬季多有寒症,如伤寒、关节疼痛,由于室外活动少,长期封闭,容易消沉,必须注意调节。可见,中医的起居有常,其实就是伴着自然的节律而运动。
中医预防医学最重要的方面,还在于保持精神的平衡。病从心起,养生重在养心。人不是机器,也不是一般的动物,人是具有复杂感情和精神的动物,人的精神性因素是内在平衡的根本。精神平衡被打破,容易引起疾病。如人遭受精神刺激,疾病往往也会跟着到来。人心胸狭窄,患得患失,性情暴烈,盲目攀比,心情长期处于不平衡之中,或者是消极郁闷,或者是孤独无依,或者是偏执独断,等等,都是不良心理状态,都容易带来疾病。中医养心的思想与中国文化重视人的德性修养的思想是一致的。中国人有“仁者寿”的说法,长寿的人,往往是待人和善、精神平衡的人,也就是心理比较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