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谈美》相比,这本小册子里的朱老先生更加的温和、亲切,他自己也在结束语里说到:
旧的《谈美》是在半个世纪以前我自己还是一个青年的大学生时代写的。那时我和青年们接触较多,是他们的知心人,我自己的思想情感也比现在活跃些,而现在我已是一个进入八十三岁的昏聩老翁了,这几十年来一直在任教和写“高头讲章”,脑筋惯在抽象理论上兜圈子,我对“四人帮”的迫害倒不是“心有余悸”而是“心有余恨”,对文风的丑恶现象经常发点脾气,这确实是缺乏涵养。我不能以一个龙钟老汉冒充青年人来说话,把话说得痛快淋漓,我只好认输,对青年人还有一大段光明前程只有深为羡慕而已。
《谈美书简》的每一章开头都有“朋友们”三个字,每一章都是一封书信,可见朱光潜先生的亲和,叙述方式也委婉了许多。想到“文革”之下,只有悲痛而已!八十二岁时的书简,行文冷静到了极致,和《谈美》比较,文风差异巨大,毕竟年龄差了近50岁,一位被特殊时代耽误了的大才。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我们常常会用到这样一句话:“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这发现美的眼睛,也就是人的内心,就是我们如何去看待生活中的事物。
断断续续读完了,有些部分没有读懂,有些地方感觉观念有些过时,已经不符合现在社会的审美,阅读过程中想起了大学中有关美学的部分内容。事实证明,大学的知识已经完全还给老师了。
阅读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作者耄耋之年仍孜孜不倦的钻研及治学态度的严谨;老派学者对学术的尊重,批评态度的认真严肃;人们对美,美学的追求。文章是以书信的形式写的,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年轻人精神世界的丰盈;另外,字里行间也充满了对"四人帮"破坏学术风气的深恶痛绝,马克思主义在美学中的运用,反映了那个时代学术发展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