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植物虽然古人认为可食用,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被证实有毒。
这儿所说的有毒是指一切可以引起身体不适的作用,如蕨菜自古至今被人们长期食用,但近期研究发现有致癌作用。有些具有药理作用的植物如果正常人食入后就会引起不适症状,而据《中华本草》记载,目前绝大多数的野外生长的植物均有一定的药理作用,这些药理作用可以有针对性地用于治病,如果健康的正常人超量食入就会引起中毒症状。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多数野外生长的植物无论有毒否,从中医药的角度看,均不适合非对症人群超量食用。所以,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我们不提倡吃野菜,更不提倡多吃或长期吃野菜,一些有小毒或毒理不清的野菜更不可食用。
山东一小伙最近前往广西生活,发现了一种野菜,名为叶下珠。
这是一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茎直立,分枝常呈赤色。单叶互生,排成2列,形似复叶;叶片长椭圆形。花腋生,细小,赤褐色。蒴果无柄,扁圆形,赤褐色,表面有鳞状凸起物。花期7~8月。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夏、秋二季采集地上部分或带根全草,洗净泥土,除去杂质,鲜用捣汁或捣敷。或晒干,切段,生用。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明目、消积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泻痢、淋证、疮疡肿毒、蛇犬咬伤、目赤肿痛、小儿疳积。煎服,15~30克,鲜品30~60克。外用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