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你不是好人 没想到你连坏人都不是
爱情三部曲:《三四郎》、《后来的事》、《门》;
后爱情三部曲:《春分之后》、《使者》、《心》;
这部《心》是夏目漱石“后爱情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全书分成“先生和我”、“父母和我”及“先生和遗书”三大部分。很好奇地读着这本书,边读边想着为何这本书的名字叫《心》,而开始一直写着先生和“我”的故事,父母和“我”的故事,用了这么长的篇幅写,与心有和相干。先生与“我”的态度并不是热络的如父子。当我读到“我”的父亲病危之际,先生开始电报请“我”回东京,“我”因为父亲的病情断然回绝先生,到即使父亲已入膏肓即将离开人世时,收到先生厚厚的信笺,在未完全读完信笺时,偶然瞥到先生写的“这封信落在你手里时,恐怕我已经离开了这世界,早就死了吧。”时的大吃一惊,匆忙写信告知母亲哥哥后赶往东京的比较里,看到“我”即不舍父亲又牵挂先生。在匆忙赶往东京的路上,先生的信缓缓揭开了他为何会有如此处世的态度。我终于明白了小说书名为《心》的道理。心是写的先生的心,各种事件的叠加使先生成为一个对任何人都不信任,又很苦恼无法找到可以倾诉心事的可信任的人,为此他情愿用艰苦斗争而幸存下来的家产陪着美丽的妻子度过有限的余生,也不敢突破自己心的枷锁,发挥自己的价值。心是人在世间最重要的发动机,读《心》,是否能引起我们的思考,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种种的事,能否走出先生的枷锁?不再重蹈先生的覆辙,也许是这本小说带给我们的深思。掩卷长叹,人生在世该如何活出精彩。
上部讲述我与先生偶遇相识,可先生总给我一些难以接近的怪异感,说些什么“不信任全人类”、“爱情是罪恶的”,“金钱使人变坏”之类的话,这正激起了我无论如何也要了解先生的好奇心。
中部穿插了我回到家乡,去照顾将要病逝的父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父亲依然表现的坚强,担心我的工作是否有着落。就在父亲病发昏迷之时,我接到先生寄给我的遗书。
下部讲述了我急忙返京,在去往东京的火车上打开了信笺,先生为我揭开的伤口跃然于信纸之上,尘封在先生心中多年的秘密在此刻揭晓。
借译者的话说:这是一部利己主义者的忏悔录,深刻揭露了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好人做坏事的代价远远高于坏人。因为好人有底线,一旦逾越了底线做事,内心的审判官就已然给自己判刑了。所以先生说:“我深感人是有罪的,有时因为这种感觉,我甚至想让路上的陌生人鞭打我。在渐渐度过这阶段的过程中,我想到与其让人鞭打,还不如自己鞭打自己更好些;而自己鞭打自己,还不如自己杀死自己更好些。我束手无策,只能决心把自己当作一个死人活下去。”
做个好人容易,做个坚定的好人很难,在这个诱惑繁多的社会中,人很容易迷失方向。人们一旦被欲念所惑,逾越了底线后,一些心存原则的人便会自责自贱,严重的要么放弃底线,要么放弃自己。无论如何选择,都是极度痛苦的。
感先生所感,痛先生所痛。只得劝诫自己做个好人,做个坚定的好人。